• 期刊首页
  • 协会简介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投稿须知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介绍
协会简介
期刊导读
投稿须知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
新闻头条

  • 省作协举办网络安全意识专题讲座
  • 《江苏新文学史》编委会暨第四次全体编撰人...
  • 第四届“施耐庵文学奖”颁奖典礼在江苏兴化...
  • 中共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...
  • 省作协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...

文坛资讯

  • 徐则臣等著名作家走进江理工中吴文学节
  • 尘封数十年,钱锺书选唐诗首面世
  • 邯郸市文联及作协一行来扬州调研
  • 江苏作家参加2020“中国一日·美好小康——...
  • 《夏季风》诗刊正式出版发行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9 > 01 > 信息摘要

鲁迅:《野草》以及语言和生命困境的言说(下)

【出 处】:

【作 者】: 张枣 [1] 亚思明 [2]

【摘 要】第五节 "阿唷!哈哈!Hehe!He, hehehehe!"在《野草》24篇散文诗之中,据称有三篇——《我的失恋》 《狗的驳诘》和《立论》是属于少数通俗易懂的,有着滑稽和讽刺的内容.这一类文体旨在直接、高效地进行沟通,而尽量避开其余文本所大量采用的隐喻、象征的创作手法.单从表面上来看,似乎确实如此,这几篇短文共有的轻松畅快的可读性也通常造成误导,以为与《野草》其他篇章相比,它们在风格上另成一派,也特别具有时代批判性 ①.不过,《野草》作为极有诗学企图的一部著作,鲁迅对其一体化的结构布局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.他本人也很钟爱这部诗集,曾对萧红、萧军提及"《野草》的技术不算坏"②.如此看来,可以说,迄今为止对这部独一无二的作品的研究太过偏重于社会意义,却对贯穿其中的元诗构思的苦心孤诣完全视而不见,而元诗既从主题上构成了创作的对象,又从形式上营造了结构的统一.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 区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研究再思考——以齐文化与张炜、莫言等作家的研究为例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  苏ICP备09046791
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  邮政编码:2100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