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期刊首页
  • 协会简介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投稿须知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介绍
协会简介
期刊导读
投稿须知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
新闻头条

  • 省作协举办网络安全意识专题讲座
  • 《江苏新文学史》编委会暨第四次全体编撰人...
  • 第四届“施耐庵文学奖”颁奖典礼在江苏兴化...
  • 中共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...
  • 省作协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...

文坛资讯

  • 徐则臣等著名作家走进江理工中吴文学节
  • 尘封数十年,钱锺书选唐诗首面世
  • 邯郸市文联及作协一行来扬州调研
  • 江苏作家参加2020“中国一日·美好小康——...
  • 《夏季风》诗刊正式出版发行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9 > 01 > 信息摘要

历史的技艺与技艺的历史——读王安忆《考工记》

【出 处】:

【作 者】: 方岩

【摘 要】一上海的正史,隔着十万八千里,是别人家的故事,故事中的人,也浑然不觉.①这句话出自小说的第一章,被印在单行本的封底上,大概是想引导读者注意到,这是一个与大历史相对疏远的故事.这其实是个误导.虽说王安忆在历史叙事上一向克制、内敛,但未必就意味着她倾心于历史的例外状况.把这句话还原到小说的语境中,便不难发现,在这句话之前,小刀会如何让富贵之家走向没落的故事点到为止,而这句话之后,世家弟子在亡国之前的歌舞升平、吃喝玩乐的故事才刚刚开始.平静的叙述语调与大历史呼之欲出的压迫感、颓败感构成了紧张、饱满的张力关系.所以,与其说王安忆试图描述一个游离于大历史之外的世情故事,倒不如说,她在刻意保持一种距离,从而能够更为从容地描述大历史的丰富表情,或者说,去深描大历史的某个不为人知的面孔.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 颓废的日常生活与曹寇的意义
下一篇: 变化的经验——读陈东东《海神的一夜》

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  苏ICP备09046791
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  邮政编码:2100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