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期刊首页
  • 协会简介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投稿须知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介绍
协会简介
期刊导读
投稿须知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
新闻头条

  • 省作协举办网络安全意识专题讲座
  • 《江苏新文学史》编委会暨第四次全体编撰人...
  • 第四届“施耐庵文学奖”颁奖典礼在江苏兴化...
  • 中共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...
  • 省作协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...

文坛资讯

  • 徐则臣等著名作家走进江理工中吴文学节
  • 尘封数十年,钱锺书选唐诗首面世
  • 邯郸市文联及作协一行来扬州调研
  • 江苏作家参加2020“中国一日·美好小康——...
  • 《夏季风》诗刊正式出版发行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9 > 01 > 信息摘要

双雪涛小说中的"东北"及其他

【出 处】:

【作 者】: 杨立青

【摘 要】在"80后"代表作家双雪涛迄今发表的小说中,即便是在《平原上的摩西》耀眼光芒的映照下,由九个人物故事"拼凑"而成的长篇成长小说《聋哑时代》依然是最重要的,其中蕴藏着他几乎全部的文学真诚和秘密,可视为其写作原点:"现在回头看,包括《聋哑时代》,说实话,没有自悔少作的感觉.不是自负,而是一种对时光在自己身上流逝的痛感.那时的自己,有一种刚刚起步,满腔的情绪和对世界的感知想要表达的幼稚.倒是会使一些篇章,有一点纯粹的,与生活血肉相连的气息."①而其重要性,可以第一章中一个几乎是闲笔带过的场景叙述来说明:"我"与刘一达放学后结伴骑车回家,"他就以这种姿势猛蹬,像雕塑一样在落幕的夜色里飞驰,我简直能听见他和风摩擦的声响,像是空间和时间偶遇在小声地耳语".在此,高度感觉化的"空间和时间"以及"他"都是重要的,但那个与之有所距离和区隔的感觉主体"我"显然更重要:"他"的猛蹬姿势和"他和风摩擦的声响"皆统摄于叙述者"我"的视觉和听觉之内,而为"我"所见.这一语式不仅确定了叙述者与故事、人物的位置关系,也确立了双雪涛小说的基本叙述姿势和他看待世界的方式.值得追究的在于,在并不完全真确的主谓语("我简直能听见")之下,作为宾格的"空间和时间偶遇在小声地耳语"到底耳语了什么?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 作为民族精神与美学的现实主义——论陈彦长篇小说《主角》
下一篇: 颓废的日常生活与曹寇的意义

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  苏ICP备09046791
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  邮政编码:210019